美丽新世界

欧美剧美国2020

主演:杰西卡·布朗·芬德利,阿尔登·埃伦瑞奇,哈里·劳埃德,尼娜·索珊娅,约瑟夫·摩根,黛米·摩尔,凯特·弗利特伍德,凯莉·班伯里,汉娜·乔恩-卡门,三辻茜,索菲·麦金托什,埃德·斯托帕德,安·阿克因,拉腊·皮克,娜奥米·杨,凯西·克莱尔,查理·汉布利特,斯塔奇·希克斯,布鲁斯·约翰逊,帕斯·萨克勒,弗莱迪·怀斯

导演:欧文·哈里斯,克雷格·齐斯克,伊费·麦卡德尔,安德里杰·帕瑞克,艾伦·库拉斯

 剧照

美丽新世界 剧照 NO.1美丽新世界 剧照 NO.2美丽新世界 剧照 NO.3美丽新世界 剧照 NO.4美丽新世界 剧照 NO.5美丽新世界 剧照 NO.6美丽新世界 剧照 NO.13美丽新世界 剧照 NO.14美丽新世界 剧照 NO.15美丽新世界 剧照 NO.16美丽新世界 剧照 NO.17美丽新世界 剧照 NO.18美丽新世界 剧照 NO.19美丽新世界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40

详细剧情

  新伦敦市民伯纳德·马克思(哈里·劳埃德 Harry Lloyd 饰)和列宁娜·克朗(杰西卡·布朗·芬德利 Jessica Brown Findlay 饰)只知道严格的社会秩序,和一种叫做唆麻的完美药物,服用这种药物是一种即时满足并无处不在的性文化。然而为了探索超越社会限制的生活,二人开始了他们在野蛮之地的假期,却卷入了一场可怕的暴乱。伯纳德和列宁娜被野蛮人约翰(阿尔登·埃伦瑞奇 Alden Ehrenreich 饰)救了出来,约翰和他们一起逃回了新伦敦。

 长篇影评

 1 ) 2020的美丽新世界

这剧真的是歪曲了原著很多地方,但拍得未来感很强,其实还是很值得一看的,起码基础的世界观还是到位了。看过这剧又再一次感慨赫胥黎近一百年前竟然对人类社会有如此深刻的预言。

【阶层】

过去一百年应该算是阶层流动性最高的一百年了吧,很多人白手起家成为富豪。然而近些年来却又看到这一趋势的倒退,阶级固化越来越严重。我最感慨的一段经历就是来美国做高中交换生的一年,在一个美国中西部的州排名50%的高中。这个高中在一个中型城市的郊区,其实大部分家庭还都是中产。但让我最诧异的是,学习很好而且是真的很聪明的学生,他们从来都没有想去常青藤大学,我们年级第一最后竟然去了一个当地三流的大学,这和中国人人想去清华北大真的是对比鲜明。大家都说中国高考是最公平的,但其实这一看似公平的选拔体系也压不住家庭阶层的影响。一个三线城市考入清北的孩子,和一个北京富裕家庭考入清北的孩子,就算在一个班,也不在一个起跑线上。比如找工作,北京小孩从小跟着英美外教,再加上见识阅历,这优势实在太大。我一个表哥曾经高中学习超级棒,从一个四五线小城市考入了上海交大,结果因为跟不上教学进度被劝退了。大家经常说北京上海小孩高考考好大学很容易很不公平,但其实北京上海小孩综合素质确实平均下来高很多。之前每年搞的全世界PISA测试,中国第一次派上海参加荣获世界第一,后来变成了北京上海广东,一下就跌到第八了,最新的一个测试变成了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然后又回到世界第一了哈哈哈。广东就能凭一己之力拖入第八,更别说新疆宁夏教育水平了。

【隐私】

这电视剧改编最好的一个地方就是Optics。这真的很符合原著的精神还有现在智能手机的趋势。现在社会隐私真的是越来越低,中国有遍布角落的各种摄像头,全世界年轻人都热爱各种社交网络和直播。欧美很多人一边叫着要隐私一边无时不刻po各种自己生活点滴也是比较搞笑。现在谁要说他不用微信/Instagram/Linkedin,大家都会以奇怪的眼神看他吧。

【Soma】

Soma这个原著的概念非常有现在社会的代入感。当时的年代毒品还没怎么泛滥,现在看看真是呵呵了。大麻在西方不断合法化,北美很多年轻人/留学生笑气能上瘾,再退一步说抖音/手游这种类似电子毒品,都是Soma的影子。要说最像Soma的恐怕就是北美如今的CBD系列了。CBD是大麻的副产品,现在北美到处都是CBD产品,有饮料,糖,茶,精油。不开心了喝一瓶,嚼一个。赫胥黎真是神预言。

【S.E.X】

在七八十年代,美国的hippies已经实现了美丽新世界描绘的场景了,但渐渐的反而之后大家变保守了。今天看来g/a/y圈和电视剧/书中描绘的也差不多了哈哈。

【娱乐】

书和电视剧中对人们娱乐的描述也是非常现实。现在的人真的是沉浸在各种各样的娱乐之中,近些年来最火爆的就是流媒体。连苹果这种不搭边的公司都搞出来了一个流媒体平台。(我自己也是订阅了Netflix/Hulu/Peacock/CBS各种)。Everybody is happy。

这剧最大的败笔就是最后一切是AI的阴谋,人类永远不会把自己的命运交给机器,但统治者阶层却会永远存在。美丽新世界其实是美国高中最常见的读物之一,但美国高中生你懂的,可能看看Spark notes背背答案,应付下essay和考试,并不真的在乎作者的真正意思。这剧拍成这样,借了个美丽新世界书的壳吸引大众,搞些大场面和如今火爆的AI概念,也是迎合如今反智的观众。叛变的AI比哲学辩论有意思多了。

 2 ) 你若放弃了痛苦,你也就放弃了人生中最有价值的那个部分

世间最可怕的话,莫过于“祝你永远快乐”了。

这句话相当于让你一辈子只准快乐,不准感受其他情绪,不准体验别的可能性。

你想一想,这得有多无聊啊?

而与快乐相对的,就是痛苦。

可以说,如果你放弃了痛苦,那你相当于放弃了人生中最有意思的那个部分。

这次剧版《美丽新世界》和原版小说不同,编剧David Wiener在接受外媒采访时说:

为了与赫胥黎的原著区分,剧集改编将更聚焦于男女主角的内心斗争,而非讨论未来世界的整体环境。

这与奥威尔式的问题,例如推翻国家统治或思考人们面临的挑战,关系不大。这是一部反乌托邦小说,但它最终揭示的反乌托邦是我们内心的反乌托邦。

他还说:当你开始放弃让你感到痛苦的东西时,你实际上是放弃了人性的基本部分。

而我们想要探索的,正是这些东西的价值。

是的,《美丽新世界》中的人们放弃了痛苦,他们舍弃自由去换取快乐。

他们还发明了一种叫“嗦麻”的药物,它能让人一直快乐,远离痛苦。

同时,它也让人放弃了思考,放弃追寻另一种生活的可能。

我觉得,人因为痛苦,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才能去体会什么是真实活着的感觉。

所以,人活着追求快乐肯定不是最终目的。自由,拥有选择何种生活的权力,才是最终目的。

就好比吃甜食,总能令人感到心情愉悦,但舌头存在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只吃甜食,而是为了能尝尽酸甜苦辣。

如果一个人一辈子只能吃到甜味的食品,那他这辈子过得太没意思了。

该剧中的伯纳德也曾怀疑,嗦麻不能解决所有的痛苦。

即使是尽情消费、娱乐、纵欲,也填补不了我们心中最大的痛苦——即生活单一的,没有选择的,无意义的空虚感。

由此可见,我们终将要和痛苦一起共处,你逃不掉的,也不必逃。

也许,只有用一生去和痛苦搏斗,我们才能从中找到一些生活的趣味和意义。

正如苏格拉底所言:你是要做一头懦弱但快乐的猪,还是要当一个痛苦但能敢于体验真实生活的人……

这或许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临的选择吧。

 3 ) 猫薄荷的美丽新世界

7月15号前排预订 黑镜的导演 赫胥黎美丽新世界同名小说改编的后来发现跟原著没啥关系 算是第一代乌托邦题材吧 1930年写出来的小说呀 那后面的移动迷宫饥饿游戏分歧者都是弟弟吧。通过这部剧让我强烈感觉到人类有情绪是一件好事 也许再过几百年喜怒哀乐将会是人类最奢侈的感受。权游中梦幻般的龙哥当男一号了 在剧中憨憨形象恐怕第二季要黑化了 吸血鬼日记中的初代吸血鬼的声音还是那么磁性。 原本还是很期待的 高开低走让人无法接受 实在不行给砍了吧 只有和第二季连在一起才能让故事更加完整 第一季讲了个寂寞 就是介绍了一下故事背景 真正的冲突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小吊带都脱了你给我看这个?以后不爆的剧不看。但是有一说一 还是非常黄而且有海天盛筵的画面感 我最喜欢的片段我截图了 翻译君真的非常优秀了

 4 ) 烂

烂就一个字,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吐槽更好。越到后面感觉越像在给编剧喂shit吃了一样。形式大于内容,剧的服装和群演像是在高定发布会,但这部剧真的空有好看的外壳。我看完了第九集也没明白这部剧到底想表达什么?角色行动的逻辑,男女主的爱情线,剧情走向,真的非常迷,无厘头,无脑觉醒无脑革命,结尾也在故弄玄虚。男主一开始我心里还在为弹幕里骂他的人反驳,到后面我看到他就想吐,毫无闪光点的sb,在哪个世界都是loser,从来没那么讨厌过主角。女主从一开始到最后的形象在我心里也是直线下降。龙哥和亨利是唯二不太反感的角色。

 5 ) 《美丽新世界》美剧热播:我们需要的不是“彻底躺平”,而是“懒惰的权利”

最近,一部经典小说改编的美剧上线引发了很大关注。1932年,英国作家阿道司·赫胥黎创作了让他名留青史的反乌托邦小说《美丽新世界》,时隔将近90年后,这个夏天,这部小说也被改编为美剧上线。

剧中,赫胥黎原作的诸多经典设定得到保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维系“美丽新世界”运转的重要药物——“嗦麻”。如同剧中的经典台词所言:“来颗嗦麻,远离痛苦”,这种神奇的药物可以迅速让人摆脱懒惰、贪婪、焦虑、痛苦等负面情绪,让人始终保持快乐的心态和充沛的生活热情。美丽新世界将人们的消极情绪视作需要被消灭的社会隐患,包括主角列宁娜·克朗在内的多名人物,都曾因为工作中注意力不集中、体现出某种“懒散”和“怠惰”而被约谈。

在一个推崇“天道酬勤”、“劳动光荣”的世界,懒惰大多数时候都是一种被批判的品行。然而,人类的懒惰真的越少越好吗?没有懒惰的世界,真的是一个“美丽新世界”吗?至少在剧中,我们会发现那些依靠嗦麻度日的人们远离了懒惰、不会懈怠,也同时将自己交付给了外界控制,大概也不会有人认为美丽新世界中的人类具有完整的人性。“消灭懒惰”作为《美丽新世界》社会隐喻的一部分,有力地提醒了我们懒惰与真实人性的紧密关联,也启发我们重新反思懒惰在人类生活中的角色。

美剧《美丽新世界》

在某种程度上,前几年曾经在网络空间中大火的“丧文化”、“佛系文化”,都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懒惰”的重新反思。“谢谢那些曾经打倒我的人,他们让我知道了:躺着真舒服”、“我会开心,我会有钱,有你最好,没你随便”,这些被大量网友转发的“佛系青年语录”其实正是用一种幽默诙谐的方式表达了对一味推崇个人努力的社会主流话语的抗争,也将一个长期以来不曾被视作一个问题的问题摆上台面供大家重新审视:如果条件允许,我们可以不那么努力、选择做一条咸鱼吗?

这个问题可能越来越有思考的必要,毕竟在“丧文化”流行之后,我们的生活反而越来越忙碌了,各大公司里的加班文化日益盛行,“内卷化”严重的北上广越来越无法兼容下肉身和灵魂。在“努力”的驱动下,人类文明创造了可观的“进步”,却给人们带去了越来越多的疲惫和挣扎。

每年的8月10日,也是“国际懒惰日”(International Lazy Day),鼓励大家从工作中抽出时间,懒洋洋地享受生活。今天的这篇文章,我们就希望具体聊一聊“懒惰的权利”这个略显抽象的问题。纵观历史,懒惰对人类有什么独特的价值?怎样的懒惰值得我们追求?当我们在当代呼吁“懒惰的权利”时,我们究竟应该呼吁什么?

撰文 | 刘亚光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新京报书评周刊,欢迎关注。

1

叔本华的钟摆:

为什么“彻底躺平”并不值得欲求?

公元6世纪,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归纳出了著名的“七宗罪”,懒惰和骄傲、贪婪、淫欲、嫉妒、贪吃、暴怒等并列,被视作人类的罪孽。可见,自人类文明早期,懒惰便十分不被待见。一个人一旦被贴上懒惰的标签,似乎他的其他品质也随之降格了。

在探索新大陆的航行活动十分繁盛的16世纪,欧洲探险者们常常会将“懒惰”与“野蛮”和“未开化”等同。比如1570年的一部探险记录,就曾将伊斯帕尼奥拉岛上的原住民称为“不事劳作的海地人”。在探险家们眼中,刚刚被发现的大陆上的“野蛮人”们由于没有追逐金银财宝的兴趣,“天性”就是懒散的。然而,后续的更多探险笔记也推翻了这些偏见。

《懒惰的历史》 安德烈·劳克 著,上海书店出版社 2015年8月

历史上人们反对懒惰的理由五花八门,最常见的自然是懒惰容易荒废工作、影响社会运转。比如卢梭就认为,工作直接对应着一个社会共同体中的身份资格,而懒惰是公民责任感缺失的表现。他在《爱弥儿》中写道:“在社会里,他必然要依靠他人,所以他应当工作来偿还维持生计的代价”。作为“社会契约论”传统的重要理论家,卢梭的这番基于社会共同体利益的对懒惰的批判,至今也仍然是人们反对懒惰、提倡勤劳的重要理由。然而,许多人也认为,即使抛开社会利益不看,懒惰依然对个体贻害无穷。卢梭同时期的启蒙思想家达朗贝尔和狄德罗就在他们编撰的《百科全书》中写道:“懒惰是诸多疾病的根源,它不仅使体液变稠,机体松弛,还会刺激身体,加速老化”。

除了身体健康,懒惰对个人最大的伤害在于它可能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舒适。现代的网友们喜欢戏称“摸鱼一时爽,一直摸鱼一直爽”,可是在叔本华看来,不会有人享受“一直摸鱼”的“爽”——正如同他的名言“人生是在无聊和痛苦之间摇荡的钟摆”。

美剧《美丽新世界》剧照。

叔本华的这番对人性的洞察并无实证研究的基础,但却和人们生活中的许多体验不谋而合。似乎只有存在外部压力时,懒惰本身才能获得更高的快感。人总是有一种行动起来的欲望,如果告别了一切外在的压力,做一条彻底躺平的咸鱼,反倒可能给人以一种巨大的空虚。布莱恩·奥康纳在《闲散的哲学》中更是将这种程度的懒惰称为“存在主义式的无聊”,他也认为,普通的无聊只是一种劳碌之余的放松,无聊者很清楚“什么时候无聊会停止”,这让无聊起到了合理的放松作用。而“存在主义式的无聊”由于完全缺乏外部制约,会让人不知道如何终结这段懒散的日子,进而引发无聊者对生活彻底的冷漠和厌倦。

这样看来,即使不伤害任何人,做一条彻底躺平的咸鱼似乎也并不值得欲求。看似对立的工作和懒惰,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在相互成就,“工作在场”的适度懒惰更值得欲求。为什么越到ddl(deadline,截止日期)打游戏越爽?因为“偷懒”的快感恰在于“偷”字,“摸鱼”的爽,似乎也只有在“偷偷摸摸”的状态下才能体会。

如果懒惰并不意味着一种“存在主义式的无聊”,那么它对于人类文明的作用可能经常在人们的批判和偏见中被低估了。必要的懒惰除了让人们获得充分的休息,还能激发人的创造力。社会学家塔尔德就认为,社会的一切发明创造都有赖于一个“有闲阶层”,他们可以不必受到劳碌的干扰,专注于积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诸多动力。

《闲散的哲学》 布莱恩·奥康纳 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年6月

除此之外,懒惰往往也象征着一种与主流话语不同的“异见”,一种可贵的“否定性”。在1619年担任加拿大魁北克总督的塞缪尔·尚普兰曾经对当地原住民有过一段有趣的记述:“他们努力地以物易物,但并不将其视为一种劳作。”不难发现,“懒惰”的定义其实有其相对性,就像在曾经的欧洲探险者眼中,“不努力积累财富”就会被视为懒惰,可如果切换到原始人的视角,也许这个评价就并不成立。

懒惰不仅指对工作的消极态度,更从广义上形成一种对主流话语的挑战。劳克将二战后的美国兴起的嬉皮士文化视为当时一场重要的“懒惰行动”,众多年轻人身着挑战常规审美的奇装异服,远赴世界各地旅游,用一种浪荡不羁的生活试图证明消费社会的肤浅与无趣。嬉皮士文化固然有颇具争议的一面,但它确实构成了一种对美国社会文化的反思。懒惰可以充当某种社会的“制动器”,通过对普适标准的“退出”与质疑 ,帮助社会的任何一种话语不至于趋向极端。

2

“周日午后”的消逝:

被污名化的懒惰

1886年,法国著名的画家乔治·修拉创作了一幅叫做《大杰特岛的周日午后》的名画。这幅画描绘的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午后,在平静的水面和柔软的草地边,有的人打着遮阳伞,睡眼惺忪地坐着,有的人悠闲却又专注地凝望着水面。许多看过此画的人评论道:这幅画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凝固感”,如同是一幕“幕间休息”。在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没有人想着“下一刻”要忙着去做什么。

乔治·修拉《大杰特岛的周日午后》

同样是描绘一段“懒惰”的时光,著名的人文主义者彼得拉克在1532年创作的版画《论浪费时间》却会给人截然不同的气质。照片中的大胡子男人手肘撑在桌子上,什么事也没干,但却盯着面前的一堆沙漏、钟表焦虑不已,仿佛在被时间催促着赶紧找到前进的目标。彼得拉克描绘的是一种独特的懒惰经验,在这种状态下,人其实并不敢真正懒散下来,而是始终盯着懒惰何时结束。罗兰·巴特也认为,有时出于对工作的厌烦,人们会进入一种消极的懒惰中,此时人们任由自己“分心”,怀着对工作的厌恶重复各种让自己注意力分散的事情。

不幸的是,在现代社会谈“懒惰”,我们拥有的经验更多的似乎是后一种:虽然名义上在“懒惰”,实际上却想着工作,并怀着一份对“偷懒”的耻感。修拉笔下“周日午后”那种“无目的”的闲适,似乎越来越稀缺。打开微博,几乎每天我们都能刷到各路亲朋好友的吐槽:到了下班的点,看见周围的同事都没走,觉得惭愧不已,又坐下继续加班。在一个懒惰似乎被污名化的时代,提“懒惰”的权利似乎有些反讽:人们一面央求着多一点懒惰的时间,一面对懒惰充满鄙夷。

彼得拉克《论浪费时间》

在《倦怠社会》中,韩炳哲认为当今社会已经由福柯所说的“规训社会”转化为“功绩社会”,推动人们劳动的力量已经不再是工厂的监管、惩罚等否定性的力量,而是人们自己给自己施加的肯定性力量。即使没有“必须要完成”的指标,人们也越来越懂得如何自我剥削,去不断给自己寻找“应当要完成”的目标。和他的其他作品一样,韩炳哲的矛头依然指向了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伴随着现代性的新自由主义推崇“个人”的力量,个人看似拥有了无穷的选择自由,但当成功被建构为只和“个人努力”相关,个人也因此背负上沉重的枷锁。而当这套话语逐渐占领社会文化的中心,“懒惰”自然会被笼罩于污名的阴影下。

韩炳哲认为,自我剥削的“功绩主体”的形成是当下社会抑郁症泛滥的重要原因。抑郁症并不是一种对压力的逃避,恰恰相反,正是由于人们将最大限度地发展自身当做一种义务,却总是无论如何努力都很难完全实现义务,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挣扎最终让人筋疲力尽。更重要的是,对个人努力的过分推崇许多时候也并不能够产生真正的价值。就像最近一段时间,“内卷化”这个专业术语突然流行,豆瓣上更是出现了“你的行业里都有哪些内卷现象”的话题小组。这个词原本用来形容“增长但不发展”的状态,许多人质疑,不论是一线城市的基础教育投入的水涨船高,还是职场中员工之间“比着加班”,其中都有许多“过度投入”但并没有产生实际价值的部分。

在近期热播的电视剧《三十而已》中,女主角顾佳正是将“个人努力”的原则推崇到极致的代表。在剧中,顾佳常常以一种引导者的姿态,或是对闺蜜、或是对丈夫讲出“人生箴言”,网友甚至将这套人生哲学称为“顾学”。

《三十而已》剧照。

顾佳这个角色受到热烈的欢迎,在某种程度上也证明了“顾学”的吸引力。然而,顾佳和她家中的劳务阿姨,她们的努力“境遇”是相同的吗?在不同阶层乃至不同性别的群体中,空洞的“努力”能被当做实现成功的不二法门吗?答案很显然是可疑的。当“顾学”将一切的成功都归结于个人努力时,却悬置了努力的个体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而这或许会直接影响到不同的人努力的起点。

在一个“不敢懒惰”的时代,修拉“周日午后”式的懒惰似乎正在消亡,彼得拉克画中那个盯着钟表的老人越来越多。当代人的懒惰景观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懒惰的被污名、对“个人努力”的过度推崇。

凡事都是过犹不及,重提懒惰的价值,其意义并不在于鼓励人们好逸恶劳,而是揭示出当代的懒惰景观遮蔽的问题。

3

不只是“时间自由”:

在当代,懒惰的权利意味着什么?

1883年,法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保尔·拉法格的一本小册子《懒惰权》出版,书中,拉法格猛烈批判了资产阶级“旧世界”的“劳动道德”,他倡议无产阶级“要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就必须坚决摒弃基督教的、经济的和自由思想的道德偏见,就应该宣布他们有懒惰权,他们应该每天只工作3小时,而在其余时间里尽情地娱乐或者闲荡”。然而,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懒惰的权利”似乎并不只意味着时间上的自由。除了人们不敢懒惰之外,“不会懒惰”似乎也是另外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德国社会学家哈特穆特·罗萨从调查中发现,人们很少认为他们正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时间”。罗萨指出,事实上这些人每天依然可以找到许多“上网、看电视”的时间,但这些闲暇的时光都让他们觉得“愉悦度很低”。有了时间懒惰却感觉不到快乐,这似乎也符合我们许多时候的经验:经历了一周的劳碌,周末睡一个长长的懒觉,然后刷一整天手机,懒惰过后,我们似乎并没有更愉悦,而是感觉到疲惫和空虚。

《新异化的诞生: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大纲》 哈特穆特·罗萨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年1月

在《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大纲》中,罗萨认为数字媒介、高速交通工具等技术带来的社会加速效应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高速行进的列车令人看不清旅途的风景,令人眼花缭乱的新闻客户端的推送“信息流”永远在提醒你最新的热点。

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本雅明所说的“体验很丰富但经验很贫乏”的时代。技术的加速让我们对于任何片刻的体验都失去了深度的感知,因此“在一个由速度的号令所整合起来的世界中,找一个短期内就能获得满足的欲望会比设定一个必须花很长时间才能满足的欲望要明智。”“刷手机”成为现在人们度过懒惰时光的重要表征:“刷”意味着追赶而不停留。加速的感觉如此迷人,即使我们有时并不愿如此度过我们的闲暇,依然无法摆脱刷手机的诱惑。

对于当代人来说,相对于“获得时间”的消极自由,“懒惰的权利”更意味着一种敢于懒惰、懂得如何懒惰的积极自由。它来自于对过度推崇个人努力的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和日益加速的技术环境的深度反思。

可见,懒惰并不是天然值得被批判的社会问题,相反,它很可能是解决问题的入口。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刘亚光;编辑:走走;校对:赵琳。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新京报书评周刊,欢迎关注。

 6 ) 拍得太俗了

看完之后有些失望,不,应该是很失望了。不知道为什么会改编的莫名其妙,而且很俗,是那种……大家都会想到的俗,西部世界都拍到这一层了,而且也把这一层发展到了极致,为什么还要按照这个思路拍?真的很俗啊,这种套路可以看到太多的延展了,为什么不能展现原著的精髓和核心呢?这种反抗和起义的戏码不知道看过多少次,真的不腻吗?难道像原著那样,展现个体挣扎和人类的觉醒、自我救赎不香吗?

看原著的时候,最惊艳的是John在新世界的冲击时,还在悄悄地读莎士比亚,那一刻文字和人文的力量对人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反观这部剧,从来没有顺利展现John的觉醒时刻,他一会儿利用新世界的规则让别人觉醒、一会儿又暗自沉沦、一会儿又煽动起义又不想付起责任……这人设奇奇怪怪的,精分了似的,不要说展现多面就代表展示了人物的复杂性,这部剧的人物从头到尾都没有一个主线,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烦人!

by the way,这部剧里恨不得人人都能觉醒似的,那新世界从小到大的几万次“教育”一点效果都没有。并且女主人设的改动真的太多余、太难受了,在原著中,女主远远没有那么特别,她已经触到了觉醒的那个避雷,但始终也无法挣脱从小受到的教育局限,因此到最后也无法挣脱自己世界的庸俗——而这也是压垮John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样才足以展示新世界教育、睡眠教育法等等的根深蒂固,也能让我们深刻感受到男主的冲击和绝望,以及希望破灭的痛苦。而现在,很俗的是女主的强悍buff,还有隐隐展现的女权意识,都让这部剧变得很俗(真的很想吐槽这种想要照顾到所有政治正确的“妥帖”,或者该说求生欲?这样很多弘大格局的艺术作品变得只关注个体来,可这是整个人类的沉沦和觉醒故事!跟性别和种族没有任何关系,也真的不必要去照顾到每个种族,把赫母赫兹改成了很庸俗的女设计师也是绝了)

最让人遗憾的是男主John了,当然看到吐槽男主颜值不行的弹幕真的是抓狂,这种颜值控们真的太恶心了。男主演的也的确很一般,但也大部分是剧本和人设的锅。我相信在看原著时,我们每一个人都对母亲恨其不争,但母亲最后死亡并且受到周边儿童不敬的玩闹态度时,这也让我们每个人感到莫大的荒诞和崩溃。这份崩溃源于新世界对死亡的奇异处理,也源于这个世界它事无巨细地强调自己的不同,以至于让我们自己都在怀疑自己。当然,这个名场面也不见了(微笑)。还有让我最耿耿于怀的是,这部剧毫无男主的个人觉醒和挣扎,或者说展现得太过于吝啬。原著中男主对莎士比亚的探索,和赫姆赫兹、最后的长官进行谈话时关于社会管理和人类位置、文学艺术的价值的讨论让人称绝,但在这里,又变成了John和赫姆赫兹进行另外的“深入”交流,所以这段让我如鲠在喉,太烂俗了。

在最后的结尾中,虽然我对于男主John近乎狂热的宗教信仰也不是很理解,但也不影响我看到男主进行自洁性的自我鞭打时的震撼。对于他来说,这种鞭打也是强调和回归灵魂纯净的一条道路。然后就是在他想要归于正常生活当中时,就在他也自以为要回归自我时,这群下流的、庸俗至极的、从未反省过的人们还是骚扰着他,以一种无法拒绝的决绝手段,宣告他永远也无法摆脱这群同类同胞,而女主的重新堕落也宣告着他的彻底失败……于是John的结局就像是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落幕一般、又像是耶稣钉死十字架上的自我献祭,这个悲剧的震撼每次想起都鸡皮疙瘩不停。

我也理解剧方要展现新世界的滥交,但过多的这种场面无疑会破坏故事的严肃性,尤其是在这种滥交还在一种“激动人心”的场景下进行,毫无原著的那份末日绝望感,这一点的处理也是俗不可耐。也不怪很多弹幕都想成为新世界的一员,但当他们知道这个世界不允许有书籍和音乐、连幼小的孩子都要强制性地进行性游戏的时候,我不知道他们是否还愿意融入这个世界(微笑)。

当想要展现的反面都不完整的时候,那就不能奢求人们对正面人物行为的理解和代入,这就是这部剧的遗憾和缺失。

当这部剧陷入底层反抗的烂俗套路时,我就知道,不能指望它能够拍出John和每一个普通的我们,在面对新世界的莫大震撼和恐惧;也无法展现John小心翼翼地守护自己的“正常”,并且开始用文字构建世界观、开始自我觉醒的那一丝希望;更不能期望会展现这种毫无缝隙般的渗透对于John、和我们普通人的价值阉割,直至逼迫到一个墙角处只能用死亡来捍卫自己的精神自由。最后,它也无法显示我觉得原著的一个核心意识:当人自诩为上帝的时候,它又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同胞呢?

最后,只是又一个看腻的西部世界罢了,哦,还是沃卓斯基姐妹版本的。

 短评

剧版《美丽新世界》就是这个已经成真的美丽新世界里的合格美丽新世界娱乐产品。

9分钟前
  • 外出偷狗
  • 还行

阿尔法们超美,但整剧太弱,毁了原著,成了《西部世界》的低配版。

12分钟前
  • bohegao
  • 还行

两个男主一个愚蠢冲动一个自私暴躁都配不上女主角!!!

16分钟前
  • 阿五
  • 推荐

英剧面向未来。

19分钟前
  • Sabrina
  • 推荐

看过第一集,勉强三星半。似乎有些乏力。我目前依旧以为真正的"乌托邦"绝不会是《楚门的世界》具有真正的具体边界,它是没有边界,正因为没有边界所以无远弗届。传统的1984+我们+美丽新世界+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景观社会以及福柯的种种都是其中某种具体化的面相,新的时代中,新的天空下必然会有新的方式与手段,不再会有表面的规训亦不会有深刻的讨论,世俗与未知的方式必然会刺激旁观者的迷恋。这亦是我关注微观史/新文化史的动机之一。

23分钟前
  • 张汝荪
  • 推荐

John一出场我就呆住了,不敢相信,我在看书的时候想过他会是什么样子,但是怎么也想不到会是这样一个憨憨

25分钟前
  • M殿下
  • 还行

哎,改得面目全非,完全没有原书的震撼感。演员方面Henry Foster选角大失败,可以说零演技。Bernard Marx和Lenina都选的不错。真正的主角John美国味太重,失去了原著里生活在沟渠、靠一本莎士比亚全集了解七情六欲的人类代表的象征意义。场景特效及格,导演和编剧较弱。

28分钟前
  • 小宗
  • 还行

稀巴烂 竟敢还用原著原名作为电影名 为了收视率把本来震撼丰富又讽刺的“brave new world” 拍成了一个只知道淫乱的三级场所 笑了 再加上毫无逻辑的剪辑 只能配股导演的自信心和对流行文化的无脑追捧

33分钟前
  • 豆友183359332
  • 较差

每去一座城市,必找一家书店,每到一家书店,总会下意识地去看闻名遐迩的反乌托邦三部曲是否在显著的位置,是否有不同的版本,旁边“辅佐”和“陪衬”的是历史类、文学类、还是其他。只要它们还在,就自欺欺人,某种“自由”还有喘息的空间。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多次以对比奥威尔和赫胥黎来警告和敬告他们在原著中的预告。其实最恐怖的并非单一的成真和成谶,而是双管齐下的温柔杀戮。再说直白点:老大哥不仅在看着你,还哄着你,喂着你;不仅威吓你,还“宠你”你,“麻醉”你。让你在通往地狱的路上误以为看到了天堂的曙光。

35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力荐

每当我想认真审视一下它时,它都会立马告诉我它就是在故弄玄虚

39分钟前
  • 🥯
  • 还行

我就想问问谁不想和亨利一夫一妻制

40分钟前
  • XO酱
  • 还行

正如编剧所说:“当你开始放弃让你感到痛苦的东西时 你实际上是放弃了人性的基本部分” 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 这不过是诡辩术中常用的偷换概念——自由被等同于落后与贫穷、肮脏与疾病 但和这个骗局配套作用的是自婴儿时期开始的潜意识教育 它们构成完美闭环 追溯人异化的原因又并未在此止步:在找到真正的自由之前 我们每个人都是流浪的野蛮人

45分钟前
  • 法外之徒
  • 推荐

赫胥黎要气得活过来

48分钟前
  • Zooey
  • 较差

期待的是关于巨大冰冷机器的反乌托邦呈现,而不是又一个全知全能AI vs 人类的俗套科幻。关于 CJack60 的再创作尚可,而 Indra 的设定在我看来就是致命败笔。不必照着书拍,但也不能剥离得这么彻底吧?最后,这好几年了,最喜欢的讨论人工智能的剧居然还是疑犯追踪。

51分钟前
  • Toddler
  • 还行

这种改编的方式居然出乎意料地讨喜,把乌托邦社会与人格独立性冲突的内核剖析至人人可理解的地步,不可不谓之为一种成功。人的复杂不能为环境所限制,人的利己和自我意识也不能以任何形式加以抹杀,没有了秘密的世界,那该有多么无趣。欲望,憎恨,嫉妒之流的不稳定因子背后,总有可贵的清醒和独立特质。在秩序井然的文明中保存个性与活力是规划者们苦思的命题,抛开社交的虚假表象,也许能看到更多真实的人性内里。无从得知,也许这是关于“上帝为何总是缺席”的解释,而文明的缺陷又何尝不是一种乐趣。

56分钟前
  • AlexTheGrid
  • 推荐

刷完重发个评论, 头4集有一个完整主角受困逃离的故事线, 后面5集三角虐恋, 剧情寡淡, 太多意料之中. 整季里充斥太多肉欲和空虚泛泛的内容, 我甚至能深深感受到了创作者的迷茫...同样题材不如重刷黑镜...

60分钟前
  • 木可流芳
  • 较差

拿掉了这个故事最出彩的反乌托邦内核,魔改成了被拍滥了的人工智能科幻。很难讲这是成功改编。

1小时前
  • 秋虫吊月
  • 还行

第一集叙事很乱,什么阶级都想讲但是没有自然地链接到一起,没想到老妈是黛米·摩尔啊呜呜呜。以为后几集会渐入佳境,结果并没有,到第七集彻底垮掉无法收尾。给我颗药吧,骗我也没关系,没有比现在更糟的了。乱交公有制万岁。今年的科幻剧一番《上载新生》守住了,本剧白白浪费一张好牌,质量和《副本》齐平,不配和《西部世界》《使女的故事》抗衡。

1小时前
  • Syfannn
  • 还行

多pro视角叙述,无论尺度还是概念都有《西部世界》第一季的架势。

1小时前
  • 秀逗麻袋
  • 推荐

喜欢对女主的描写 男主一路金手指 还没有bernard带感…

1小时前
  • GasolineDried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