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弹专家2

悬疑片中国大陆/中国香港2020

主演:刘德华,刘青云,倪妮,谢君豪,姜皓文,吴卓羲,马浴柯,黄德斌,郑子诚,洪天明,袁富华,刘浩龙,凌文龙,赵永洪,蔡瀚亿,张竣杰,张扬

导演:邱礼涛

播放地址

 剧照

拆弹专家2 剧照 NO.1拆弹专家2 剧照 NO.2拆弹专家2 剧照 NO.3拆弹专家2 剧照 NO.4拆弹专家2 剧照 NO.5拆弹专家2 剧照 NO.6拆弹专家2 剧照 NO.13拆弹专家2 剧照 NO.14拆弹专家2 剧照 NO.15拆弹专家2 剧照 NO.16拆弹专家2 剧照 NO.17拆弹专家2 剧照 NO.18拆弹专家2 剧照 NO.19拆弹专家2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4 04:46

详细剧情

香港某处发生爆炸案,前拆弹专家潘乘风(刘德华饰)因昏迷于现场,被警方怀疑牵涉其中。苏醒后的潘乘风只能一边逃亡一边查明真相,然而,他的好友董卓文(刘青云饰)和他的前女友庞玲(倪妮饰)却给他讲述了两...

 长篇影评

 1 ) 拆弹专家爱的是拆弹,救人只是顺带的

潘乘风这个人物首先令我想起的竟然是七龙珠里的孙悟空,孙悟空痴迷于武道,因此如果反派够能打,那么他就要放生,给对方成长空间,再相约酣战,搭上地球的命运根本不在话下,由于他本身是救世主,所以布尔玛认为他有这样任性的资格。孙悟空当然也善良,但他痴迷的是武道,这才是他价值观里的价值第一顺位,救人类只是顺带的。

同理,如果以善恶来论潘乘风,很容易陷入角色转变缺乏说服力的迷思,一个胸怀正义,为了他人安全可以牺牲自己性命的拆弹专家,会因为职场失意,就变成罔顾他人性命的恐怖分子吗?这样想,就会觉得人物的两次转化不太能令人信服。然而,如果潘乘风真正的执念是技术呢?他真正愿意赌上性命的原因,是对技术的痴迷呢?救人类只是顺带的。

这就可以解释整部电影的逻辑,潘乘风改变了吗?从来没有,失去一条腿不能改变他,甚至没有了记忆,他也依然没有改变。这一点稍后再说。

拆除炸弹和安置炸弹,只是炸弹技术的一体两面,潘乘风是痴迷于炸弹技术,在这个领域做到极致的拆弹专家,如果你剥夺了他发挥拆弹技艺的可能,自然就会把他逼到制弹技艺的一面去。怀才不遇是高尖端技术人才最大的痛苦,只要你给他施展才能的用武之地,他可不管你是商王还是纣王。人生只有一次,如果认准了自己要做的事,这就成了一个人活着的意义本身,只要礼贤下士,恐怖组织又何妨。

当然,潘乘风是善良的,他对自己选择制弹的一面有着道义上的痛苦,所以他在这个组织中几乎是隐身的,所以他综合价值观之后的主要意愿,还是拆弹,如果没弹可拆呢,那么就只好制造炸弹了,本来他就对那些粗糙缺乏想象力的炸弹不满,复生会听从他,倾尽一切满足他对技术的痴迷,他就要制造一个惊才绝艳的超级炸弹,然后再拆掉它。

是的,我认为潘乘风的剧本从来都是如此,正如电影中重复了两次(也可能是一次,但我印象太深刻了),你不应该不记得的那句关键性台词,潘乘风说,是不是要我做一个超级炸弹,然后把它拆掉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大意)。实际上,他就是这样做的,所谓失忆是偶然事件,是对他真正的考验,是他面向坚定目标时的一次游移,最终他依然是自己,即使失忆,也依然凭借本能完成了自己的剧本:做一个超级炸弹,然后把它拆掉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当然,你也可以把这句话理解为一语成谶,是于无意识中完成的自洽。但是,在最初造成18人死亡的炸弹事件中,确实存在不少疑点,这或许本来就是潘乘风计划的一部分,或早或晚,他都会在这轮预备中浮出水面,与警方合作,来破解自己的完美计划,拆除倾尽复生会的人力和财力制造出来的超级炸弹(在潘乘风加入前,复生会是只会制造人肉炸弹自爆的粗胚),完成一次精彩的自弈。失忆是这个过程中失控造成的考验,事实证明,无论失去一条腿还是失去记忆,潘乘风依然是他自己,为什么要拆弹,因为这个超级精彩的炸弹已经在那里。

这是痴迷者为了自己一生所爱(拆弹),选择不为世俗所容的歧路,把自己的生活彻底毁掉,最终求仁得仁死于所爱的故事。倪妮?不存在的。

最后,老年刘德华比年轻时帅了好多,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他的魅力。

 2 ) 论拆弹,他是专家,但他却玩不转职场的尔虞我诈。

《拆弹专家2》:反转了!两个魔鬼细节证明刘德华才是大BOSS!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剧情回顾。

对剧情非常熟悉的朋友可以直接跳到第二个部分,进入解读环节。

对电影的理解非常透彻的朋友可以直接跳到第三个部分,我会通过两个细节来聊聊电影的另一种解读方式。

剧情回顾

原本我对《拆弹专家2》是没有任何期待的,因为第一部就拍得很一般,第二部能好到哪儿去?

而且邱礼涛属于那种什么类型都拍的导演,B级片,恐怖片,爱情片,动作片,爱情动作片……他什么都拍,但什么都拍得很一般。

没想到邱礼涛这次是超常发挥,《拆弹专家2》豆瓣开分8.1,网友纷纷表示,这是今年最好的华语片之一。

拆弹专家潘乘风和董卓文在一次任务中拆除了炸弹,救了两名市民。

他们顺利完成了任务,一切有惊无险。

就在你以为这又是那种最后1秒钟拆弹成功的剧情的时候,邱礼涛来了一个反转,而且这种反转在后面还多次出现。

清理现场时,潘乘风看见有只猫被关在微波炉里,他打开微波炉,把猫放出来,没想到启动了炸弹。

董卓文受了轻伤,而潘乘风是被炸断了一条腿。

潘乘风是一个很专业的拆弹专家,但他看见猫被困在微波炉里的时候,他没有想过微波炉的开关会引爆炸弹,他没想那么多,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打开微波炉,把猫放出来。

换言之,他在这次任务中被炸断一条腿,不是因为他能力有问题,而是因为他是一个温柔、善良、有爱心的人。

如果他是那种严肃、冷酷、做事一板一眼的人,也许他就不会落入坏人的陷阱,也许他在打开微波炉之前就会意识到这个问题。

他的善良并没有让他有好报,反而导致他被炸断了一条腿,这就是他从此之后性情大变的导火索。

如果后来什么都没发生,这个导火索就永远都只是导火索。

但事与愿违,警局对他的态度,成了点燃这根导火索的火柴,这个我们后面再说。

潘乘风残疾后还是很乐观的,至少他表现得很乐观。

他对自己的要求很高,他每天疯狂健身,不仅要达到警局的标准,还要超过标准,而且是在残疾的情况下超过标准,目的就是早日重回岗位。

后面发生了什么我们不知道,然后一晃5年过去了。

潘乘风用茶吃药,邻座的大妈好心提醒他,应该用水送服,他却瞪了对方一眼。

似乎,当年那个因为一只猫而暂时忘记专业技能的潘乘风已经不见了。

不久之后,香岛酒店发生爆炸,18人当场死亡,而且种种迹象都指向潘乘风是嫌犯。

而潘乘风却因爆炸失忆了。

医生说潘乘风失忆不是装的,因为核磁共振显示,他的大脑颞叶内侧受损。

潘乘风逃出医院后,董卓文告诉他,五年前他想重回岗位,但被警局拒绝了,从此他就变得愤世嫉俗,觉得全世界都是他的敌人,并且辞去了工作,做了一名修车工人。

而潘乘风的前女友庞玲却告诉他,他其实是警方安插在恐怖组织“复生会”的卧底。

对于董卓文和庞玲给他讲述的两段截然不同的经历,他陷入了迷茫之中。

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庞玲,因为他脑海中的确有庞玲说的那些记忆。

庞玲还带潘乘风去了潘乘风的家,潘乘风发现自己的家里有很多他和庞玲的合影,于是他更加相信庞玲了。

潘乘风回到复生会后,同伙叫他最近不要回家了,因为监控显示他家附近有警察站岗,在等他出现。

潘乘风立即意识到庞玲在骗他,因为之前庞玲带他去的“他家”并不是监控上的那个地方。

原来,自从五年前潘乘风被拒绝复职后,他就成了一个反社会人士。

其实他就是复生会的创始人之一,而且这次恐袭就是他策划的。

也就是电影开头的那一幕,如果这场恐袭成功了,结果就会是这样的。

他之所以有庞玲请他做卧底的记忆,其实是医生植入的。

最终潘乘风还是选择了改邪归正,站在了警方这边,协助警方瓦解了复生会的行动,并且壮烈牺牲。

解读

邱礼涛还是很反套路的,比如开头你以为潘乘风肯定成功拆除了炸弹,毫发无损,事实也的确如此,结果后面却反转了。

当初第一部上映的时候,本以为肯定又是最后1秒钟拆弹成功,结果刘德华饰演的角色是为了拯救世界牺牲了自己。

第二部上映了,你心想,上一部刘德华最后就死了,这次不会死了吧,结果还是死了。

你以为第三部结局又是刘德华牺牲,估计就不会牺牲了。

如果说第一部还只是一部爆米花电影,那么这一部就是真正探讨了拆弹专家这个职业,探讨了拆弹专家的心理活动和所思所想,更重要的是,警局和上司对他们的态度。

潘乘风修车的时候,董卓文问他生意好不好。

他说:挺难做的,现在的人,坏了就不要了,不会打算修好继续用。

这句话其实就是在影射警局对他的态度。

他为了拯救市民被炸断了一条腿,他并没有成为一名英雄,恰恰相反,他永远地告别了拆弹专家这个职业。

他拼命地健身,拼命地想要证明自己,他也的确做到了,超过了警局的标准,但上司却拒绝他复职,让他做文职,而且上司的语气仿佛是让他做文职都是对他的恩赐。

上司说的冠冕堂皇,但归根结底,是他们不敢担责任。

他煞费苦心想要复职,除了对这个职业的热爱之外,更是因为上司的决定深深地伤了他的自尊心,这就是他后来变得愤世嫉俗的起因。

他被炸断一条腿不是因为他能力不过关,而是坏人太恶毒了,利用小动物来对付他。如果他没有爱心,如果他不爱护小动物,他就不会掉入陷阱。

因为不是自己的问题而被调离,这也难怪他会觉得上天不公平。

而且上司连一次机会都不给他,直接就把这扇门给他关上了。

他拉横幅说警局“用完即弃”的镜头太震撼了,而他后来组建复生会、成为恐怖分子、策划恐怖行动的行为也颇有一种《恐怖直播》的感觉。

不是说他做恐怖分子是对的,而是他的转变很有说服力。

很多电影的反派像是为了当反派而当反派,为了毁灭世界而毁灭世界,但潘乘风的动机是成立的。

你可能不会支持他的做法,但你一定会同情他。

本以为潘乘风和马世军一起组建复生会的记忆是植入的,是假的,没想到是真的。

当年他真的从拆弹专家变成了恐怖分子,真的想炸了机场,题材太大胆了。

这种“弱者抽刀向更弱者,用悲剧创造另一悲剧”的剧情比那些伟光正的主旋律电影更能引人深思。

庞玲邀请他做卧底的时候,他说:“因为有恐怖分子,所以你们才觉得我没疯。”

讽刺的是,这段记忆是假的,警局压根没有觉得他没疯,也压根没有邀请他做卧底,即便出现恐怖分子后,也没有去找过他,而是在发现他和爆炸案有关的时候才想到要去骗他、去策反他。

看到这里,我们还能去指责潘乘风吗?我们还能说当初他拉横幅是不对的吗?

他只是想复职而已,有那么难吗?

事实证明,复职对他来说的确太难了。

事实证明,警局只会觉得潘乘风的行为很过分,却不会在意他的诉求是什么。

他走正规流程申请复职的时候大家拒绝他,他愤怒的时候大家听不进去他的话,他拉横幅的时候大家批评他……

一定要他把事情闹大了,成为恐怖分子了,他们才会发现,他只不过是想复职而已,早知道当初直接让他复职就好了。

董卓文和上司的对话真是一针见血,警方骗潘乘风说他是卧底的做法并不是在帮潘乘风,而是在利用他。

他连自己做没做过警察都不知道,警方却骗他说他是卧底。

如果他在行动中牺牲了,他连殉职都算不上,因为警务处没有他的记录。

而且结果真的被董卓文说中了,最后潘乘风真的牺牲了。

也许警局会恢复潘乘风的警察身份,给他举行一场庄严的葬礼。

但根据当初警局对待残疾警员的态度,我觉得更可能的结果是警局会说这是恐怖分子之间内斗,两败俱伤,警局再一次拯救了大家。

上司立功升职上新闻,没有人会记得潘乘风,就算记得也只会记得他是一个无组织无纪律、有反社会人格的警察。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潘乘风最后还是改邪归正了,略显遗憾。

邱礼涛已经是超常发挥了,如果审查制度再宽松一点,如果邱礼涛可以放开手脚去拍,而不用顾忌其它因素,比如最后潘乘风压根就没有改邪归正,他就是反派,他假装做警方的卧底,骗取警方的信任,把假情报给警方,从而掩盖他们真正的行动……这部电影说不定会成为第二个《无间道》。

当然,就算是目前这个结局,也有很多解读空间。

有人说,这个结局是潘乘风最好的归宿,因为他所有的努力就是想继续做拆弹专家,最后他的愿望也实现了。

我不同意这个说法,我觉得整个故事都是彻头彻尾的悲剧。

潘乘风五年前说警局“用完即弃”,结果还真的被他说中了,最后他还是被警局利用了,还是成了警局对付恐怖分子的棋子,再一次被用完即弃。

董卓文曾经说过,假如潘乘风牺牲了,他连殉职都算不上。

他就是随口一说,最后还就真的应验了。

这真的是巧合吗?

我看网上很多人都在骂庞玲,说她利用潘乘风,我个人认为她是真心想帮潘乘风,正如她所说,如果她不这么做,潘乘风会坐一辈子的牢。

而且她得知潘乘风决定牺牲自己时的表情,以及潘乘风死后,她决定删除和潘乘风的记忆,只保留她们第一次认识的记忆,这些细节都证明她对潘乘风是真爱。

我相信董卓文是真的把潘乘风当成兄弟,我也相信庞玲是真的爱潘乘风。

但是,上司怎么看待潘乘风就不一定了。

也许上司从一开始就猜到会有这样的结局,所以庞玲说出她的计划后,很顺利地就被上司批准了。

当初上司打死都不同意让潘乘风复职,如今他为什么那么爽快地就答应了庞玲的计划?还不是为了利用潘乘风。

因此,其实庞玲也是被上司利用了。

董卓文说,这次他来断后,但潘乘风还是坚持自己留下来。

上次潘乘风因为一只猫被炸断一条腿,这次又是他的善良害了他,让他直接丢了性命。

上司知道潘乘风的本性是很善良的,即便是误入歧途,仍然有一丝良知。

所以他就是要利用潘乘风,就是要利用潘乘风的善良。

上司知道这次行动非常艰巨,很有可能潘乘风和董卓文都会死,但他并不会觉得可惜,因为董卓文曾经站在潘乘风这边来指责他。

假如只有一个人能活,他也能猜到潘乘风肯定会把这个机会留给董卓文。

假如只有潘乘风一个人死了,上司就更高兴了。

潘乘风一死,上司不仅再一次成为拯救全香港的英雄,而且再也没有人知道他当初拒绝潘乘风复职的事,再也不会有人来抗议、拉横幅了,一举两得。

五年前潘乘风被利用了,利用完就被抛弃了;五年后他又被利用了,仍然是利用完就被抛弃了,而且他临死前还觉得很开心,因为他觉得这就是一名拆弹专家最好的归宿,太讽刺了。

上司之所以拒绝潘乘风复职,就是怕出了问题后会遭到人们的谴责。

当潘乘风拉横幅的时候,他也只看到了潘乘风在闹事,没看到他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所以他只在乎自己的前途,只在乎自己的乌纱帽,丝毫不关心拆弹专家的付出,以及他们的诉求。

他每天坐在办公室里指点江山,没有任何风险,而奋战于一线、拿生命来救人的拆弹专家却只有被利用,然后被抛弃的下场,太令人心寒了。

论拆弹,潘乘风是专家,但他却玩不转职场的尔虞我诈。

无论是开头被炸断一条腿,还是最后被炸死,都不是因为他的能力有问题。

打败他的不是炸弹,不是恐怖分子,而是腐败的职场,黑暗的人性,和病入膏肓的社会。

他,以及所有的拆弹专家,最大的敌人不是恐怖分子,而是只知道玩弄权术、却看不到警员的付出的上司。

另一个解读角度

假如潘乘风没有被利用呢?或者说,假如他心甘情愿被利用呢?

我再说直白一点,有没有可能当初他策划恐袭的时候,就专门留下了破解方法。

因为恐袭根本不是他的最终计划,他的最终计划是利用恐袭重回警队,重新成为拆弹专家。

他策划恐袭后,到时候上司眼看没办法了,还是只能请他回来,这才是他策划恐袭的真正目的。

他走正规程序无法复职,所以只能用这种极端方式了。

有人可能会问,如果他只是想重新成为拆弹专家,何必要把命搭上呢?这个我们后面再说。

整部电影从头到尾都没有明确说整件事都是潘乘风自导自演的,但是有两个细节可以侧面佐证。

潘乘风和庞玲吵架的时候说过这么一句话:你要不要我现在就弄出个炸弹,拆给所有的人看来证明我的能力?

最后他真的策划了恐怖行动,然后也是他阻止了恐怖行动,从而证明了他的实力。

后来在潘乘风的回忆中再次出现这句话,说明这句话并不是不重要的细节,相反,导演在强调这句话是重点。

如果大家觉得单凭一句话就说整件事是潘乘风自导自演的有点牵强,那么另一个细节就更有说服力了。

我在网上看了一下,好像没有人提过这个细节。

我知道我肯定不是唯一一个发现这个细节的,但发现这个细节的人应该很少。

当初潘乘风失忆是真的,医生也说了,核磁共振照到他的大脑颞叶不活跃,表示他缺乏记忆活动,明显是受到了损伤。

医生还说,有人恢复得快,有人恢复得慢,有人一辈子都不能恢复。

重点来了。

潘乘风就属于恢复得快的,因为他第二天就恢复了。

证据是什么呢?

潘乘风住院的第二天,他的脑海中出现了几个闪回画面,然后他就醒了过来。

这几个镜头一闪而过,你在电影院看的时候很容易就忽略了,就算你注意到了也没法倒回去重新看一遍。

现在我才发现,这几个一闪而过的镜头太重要了,因为这些镜头就是恐袭的总规划。

尤其是这个镜头,就是这场恐袭的关键。

也就是说,当时他已经恢复记忆了,也想起了恐袭的详细计划是什么。

如果他那个时候想阻止恐袭,他当时就会去找警方,不仅能完美阻止恐袭,而且最后也不会死。

但那个时候他不想阻止恐袭,他想等到时候事情闹大了,警方束手无策了,来找他了,他再出场。

正好庞玲骗他说他是卧底,他就将计就计。

庞玲叫他回到复生会,查出恐袭的详细计划,其实他已经想起来了,但他没说。

当马世军开始行动的时候,他才说出来,而且也不是一次性说完,而是一点一点说出来的。

这场恐袭就是他策划的,他当然知道进行每个步骤的时间。

所以恐怖分子已经去国金了,他才说他想起他们要炸国金。

恐怖分子已经劫持了地铁,他才说他想起他们要劫持地铁。

他就像导演一样,什么时候该说什么,什么时候该做什么,完全都在他的掌控之下,所有人、所有事都完全按照他的计划进行。

马世军安在他身上的炸弹他也是一开始就知道密码是多少,但是炸弹爆炸前5秒钟才说出密码是多少。

几分钟内想出密码好像有点假,但如果他是一开始就知道密码,就很合理了。

当初他对庞玲说的那句话,证明了五年前他的计划就是先策划恐袭,再阻止恐袭,从而证明他的实力。

而他早就恢复了记忆,却不把知道的一切说出来,而是有预谋的一点一点地说出来,则证明了整件事都是他自导自演的。

有人可能会说,但他最后也为了拯救世界而牺牲了啊。

他在医院就已经恢复记忆了,如果那个时候他就把知道的一切说出来,他最后是不会死的,所以死亡也是他计划的一部分,他早就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没有人是绝对的坏人,他当然也不是,他还是有一丝良知的。

他眼看自己这些年干了那么多坏事,甚至竟然为了阻止恐袭而去策划恐袭,所以他事先就想好了,最后他要以死谢罪。

死的方式太多了,哪种死法最好呢?

他身为拆弹专家,他觉得在拆弹的过程中死亡是最好的死法。

所以他的计划两个点,一是不主动说出恐袭的详细计划,而是等马世军进行得差不多了再说出来,这样他才能重新做回拆弹专家,二是最后要死在现场。

他策划的行动是最宏大的,以至于没有人能阻止,除了他自己。

而他的拆弹的能力也是最强的,所以再艰巨的任务他也可以阻止。

他可以策划规模最大的爆炸案,也可以阻止规模最大的爆炸案。

也许当时没有人意识到这点,但总有一天人们会恍然大悟,整件事都是他自导自演的,发起这场恐袭的是他,阻止这场恐袭的也是他。

的确,这么做的代价很大,他付出的是生命。

但既然你们都觉得我疯了,那我就疯给你们看,我就用我的命来给你们表演一场行为艺术。

你们不相信我的能力,那我就证明给你们看,我做恐怖分子是最厉害的,我做拆弹专家也是最厉害的。

 3 ) 分明是《炸弹专家》

这哪里是拆弹专家?

分明是《炸弹专家》。。。

禁锢前女友和她老公还要绑上炸弹,

香港的人被戴了绿帽子就这么变态么?

观影铁律:

所有电影里的微波炉永远是最危险的。。。

比炸弹还厉害没有一次不爆炸的。。。

刘德华医院逃脱追逐战找的替身不行啊,

腿太罗圈了,

拉低华仔英姿啊。。。。

固定位置的变态狙击手,

活活打了刘青云两个弹夹,

CTRU竟然还找不到狙击手位置。。。。。。

刘青云根据自己背上着弹点给出狙击手位置,

这时候忍不住出戏,

想起了周星驰指导刘嘉玲按摩方位:

甲二壬四,丁四七, 辛二五,中了没有?

反恐精英们收到位置又因为射程不够要爬楼上去。。。

害的刘sir又挨了一弹夹。。。

我的吗,CTRU你们都没学过一种战术

叫火力掩护。。。

恐怖分子也没高到哪里去,

炸国金大厦的一整车炸药竟然用导火索引爆。。。

EOD队员上去一剪没。。。

连撒尿浇灭都用不上。。。

真。 棋逢对手。。。

好莱坞电影喊了几十年绝不跟恐怖分子谈判,

香港警队才是践行者,

地铁入口和地铁控制室两场人质劫持,

香港警察二话不说上去就是干。。。

人质死活听天由命。。。。。。

找到了一种打VR战警光枪游戏的感觉。。。

编剧让香港产生反社会人格的原因只有一个:

家庭教育,

前有警察故事里的吴彦祖,

今有本片里的白毛老大。。。

槽吐完了,

片子值得一看,爆炸场面还是很大,

悬念么还有一些。。。

况且还少有的香港警匪片里大陆的女主演最后

没有死。。。

给7分!

 4 ) 潘乘风的摇摆不定,像极了迷茫的港人

熟悉邱礼涛导演的观众都知道,邱的作品,多数都有其对社会议题的思考。仔细回想,拆2也不例外。倪妮的一句台词“信我你就是警察,不信我你就是恐怖分子”,以及刘德华黑口罩,恐袭元素,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如今的香港。事实上如果你代入陆港关系这个设定,会发现拆2其实是一部颇值得回味的作品。

刘德华饰演的主人公潘乘风,工作能力出色,性格偏执自信。是警队的明星人物。像极了回归前的香港。事实上香港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因素得益于其特殊的经济及地理位置——长时间的充当大陆与西方国家政治,文化,经济交流的桥梁。使得香港得以空前繁荣。而由于拆弹过程中受伤致残,尽管加倍努力仍然被调离前线失意万分的潘,也像极了回归之后的香港。随着大陆改革开放的进程,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的崛起,使得香港曾经得天独厚的地位日益被冲击,越来越被边缘化。同样值得玩味的还有刘青云饰演的角色,可以完美代入澳门的形象,同样的业务出色(与潘乘风的拆弹技术不相上下),而且在体制内混的风生水起(频频升官)。同作为曾经殖民地的澳门,回归以后变化日新月异。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直线上升。(很多人称澳门为小拉斯维加斯,殊不知澳门的博彩业产值已经是拉斯维加斯的几倍)潘的复职请求被上司无情拒绝(几个脸谱化的上司应该算是港人眼里最刻板的大陆官员形象了,高傲且教条,不易沟通。)而倪妮无疑可以对应港人中的建制派,拥护体制,难以理解潘的心结。沟通不畅,心结无法排解,加上自身心态偏执,导致潘的角色逐渐黑化,甚至实施起了暴恐袭击。(对应如今的港人暴力事件)。最后在目睹了组织同伙对于警员的肆意伤害而幡然醒悟的潘(对应港人几次暴力事件中对于无辜市民的无差别攻击),阻止了恐怖袭击。但错已铸成,唯有一死得以赎罪。

就像潘的立场一样,我相信邱礼涛对于大陆的态度同样摇摆不定。体制有错么?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比如看上去高傲不近人情,对待下属简单粗暴,不屑沟通。(事实与否可以商榷,但这无疑是很多港人的感受)但体制确保的是大多数人的利益。就跟拆弹专家一样,无论你再怎么努力,残障人士确实不在适合出一线了,义肢是风险,心态也是风险。就如同香港一样。即使自身再努力,属于香港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这是历史的必然,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转变思路融入大湾区的一体进程,于情于理于现实都是最好的选择。潘乘风的角色幡然醒悟的有点晚,那么香港呢?

 5 ) 愤怒之后,请三思!

影片有一个关键词,“愤怒”。而本片中也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愤怒。

第一种愤怒,也是最明显最直观的愤怒,视听愤怒。从电影的第一场戏(机场爆炸假想,说不定是真正结局),导编就让观众感受到了视听上的愤怒。毫不拖泥带水的爆炸,映入,哦不,刺进了观者的双眼;震耳的轰鸣灌进了听者的耳膜。可以说,《拆弹专家2》的确以一种强势且有效的方式,展现了其视听态度。而电影后续中更多的爆炸场面、极度吵闹的配乐更不断地强化着这种愤怒。

第二种愤怒,是人物情绪的愤怒。潘乘风在片中有四次很明显的愤怒。

1.对上司的愤怒。(同事关系)

2.对董卓文的愤怒。(朋友关系)

3.对庞玲的愤怒。(爱人关系)

4.对清洁工大妈的愤怒。(路人关系)

不难发现,四次愤怒几乎将一个个体在社会中的所有社会关系都包含在内了——意味着潘乘风的愤怒不是对某个人、某件事的不忿,而是对社会的抵抗。

第三种愤怒,是对制度的愤怒。

片中,有一位博士因其女友跳楼而选择去炸教育署。故我认为,这位所谓的博士的行为可以视作对教育体制的愤怒。

大反派支持无zf主义,从而走上了恐怖份子的路。这是对世界现行的大部分社会体制的愤怒。

当然,还有编导精心设计的潘乘风对警局体制的愤怒。

以上所有愤怒的总和,招致了电影开场的结局——毁灭。

乍一看,似乎挺正能量的。可愤怒过后,仔细想想,这样的创作是该多么幼稚多么自我啊。

表面上看,潘乘风黑化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他作为舍己为人、利国利民的拆弹专家,却因任务断腿后受到制度“歧视”,还遭受上司歧视、兄弟不相助、爱人不理解。而且,电影中大量药物的摄入,还能给黑化做药理上的备注。不得不承认,邱礼涛这波啊,有点厉害,让有些观众还能同情这个人物。

为什么要把上司,兄弟,爱人都放在潘乘风的对立面啊?

因为如果不这样做,潘乘风就不可能黑化啊(此处有个大大的滑稽)。不把潘乘风逼到绝路上,他怎么会从天使变成恶鬼呢?因为但凡有一个因素不是潘乘风回归的阻碍,潘乘风都不太可能变成草菅人命的恶鬼。

对潘乘风极端的社会关系设计,让潘乘风黑化,从而将最根本的原因归结于“制度”,而并非潘乘风对拆弹事业的热爱。这就是邱礼涛那幼稚而自我的想法。

他放弃了对人,对人性的最基本关注。而是将人视作对环境被动反应的两面性生物。

潘乘风是拆弹专家没错。可他更是一个人。人是什么?人是其社会关系的总和。

他可能执着于在永远冲在第一线的荣耀,可能执着于做英雄的快感。既然如此,他也更可能是一个秉持正义的人,善良的人。因为,如果只是为了荣誉和当英雄,正常人不可能在交接手榴弹时将自己的防弹衣给与自己无关的市民。

他既然是善良者,正义者,难道会因为无法再去第一线拆弹而伤害自己的社会关系,伤害无辜市民的生命吗?

无法去第一线拆弹,到底对潘乘风有多大伤害?足以让他牺牲自己所有的社会关系去完成这一偏执的执念吗?

不幸的是,邱礼涛选择让潘乘风牺牲所有社会关系,让他走向为了一己私欲随意剥夺别人生命权的深渊。潘乘风有为了自己重回一线愤怒、抗争的自由,可他没有剥夺别人生命权的自由。

潘乘风就这样被硬生生地从一个愿意为无辜者而死的好人变成了害无辜者死的坏人。邱礼涛这样做的目的是啥?控诉谁?

制度。

在他看来,只要制度不阻止,潘乘风也许就不会黑化。也就不会有悲剧。

那么我请问,如果上司们同意,而董卓文拼死反对(如果他不想再让好兄弟断腿甚至丢掉生命,如果他关心他的好兄弟,如果他想让他已经残障的好兄弟过正常人的生活呢)潘乘风会不会黑化?

大概率不会吧。换成庞玲同理。

所以邱礼涛意图在于全是制度的锅,为此,还刻意将兄弟、爱人的劝解全部放在制度那面——这恰恰是盲点。

可兄弟和爱人怎么会站在制度那一面呢,他们都会站在爱潘乘风的那一面啊。他们都会因为爱潘乘风而去阻止他,而不是因为什么狗屁警局规定。

邱礼涛,你喜欢把全部的错归结于环境。可你忘了人本事就是复杂的动物,人有恨,却也有爱。潘乘风不是一个有自己思想的活人,他只是一个被你用来表达幼稚且自我的理念的可怜家伙。

他甚至连属于自己的挣扎都没有。可笑的“复生”,竟然还只是你拿来过审的手段。

————————

最后贴个本人对《拆弹专家2》的剧作设计

第一部分:顺叙潘乘风如何成为一个有名的拆弹专家,并对其性格中要强执着进行深化说明。但他本质上是一个正义,善良的人。

第二部分:董卓文是潘乘风的好兄弟。在一次拆弹中,潘乘风因为救董卓文炸掉了一条腿。董卓文极其愧疚,潘乘风因为警局制度未被重新启用至第一线。这对潘乘风造成极大打击。尽管上司们也想让潘乘风回来,但迫于舆论或者公众质疑,无法让潘回归(因为上司们不是冷冰冰的机器)。

失去事业的潘乘风意志消沉,甚至因为长期服用药物而变得性情大变。

董卓文、庞玲一切看在眼里,他们同样痛苦,一直在为潘乘风奔走相助。

第三部分:潘乘风性情大变,在社会中不停挑事。引起媒体和公众的批评、唾弃,从而引起了复生会的主意。他进入通缉犯,并成为警方的通缉犯。

第四部分:倒叙潘乘风进入复生会是卧底行为。是庞玲和董卓文说服了潘乘风参与此次行动,并非利用,而是让实现潘乘风重回一线工作的愿望(尽管不是拆弹)。

第五部分:复生会布置了最终的计划。董卓文为救身份暴露的潘乘风而死,庞玲在于复生会的交战中中弹死去。潘乘风成功降低了炸弹造成的的损失。

第六部分:上司重新邀请潘乘风回归一线,潘乘风却拒绝了。

他辞去了警察一职,消失了。

 6 ) 燃爆了!这才是年末王炸

“什么是惊喜!”昨晚电影散场,老婆问我。

“这就是惊喜!”我说。

“惊喜就是《拆弹专家2》成了。”

那一刻我才发现,观看《拆弹专家2》的120分钟时间里,我俩全程几乎都没说话,少有的交流也只限于在观影中,她右手握住我的左手,微微用力,手心冒汗。

看完电影,平时对商业片几乎不感冒的她欣喜若狂,在我面对这部电影毫不吝啬溢美之词。

我知道,《拆弹专家2》成了——2020年最后爆款,非它莫属。

坦白说,《拆弹专家2》最开始吸引我的是主演阵容:刘德华+刘青云。毕竟,上次这两位最经典的一次合作还要追溯到1999年的《暗战》。

《暗战》作为双雄电影可真的是太经典了,刘德华和刘青云两人也在电影里贡献了不少棋逢对手的桥段,两人惺惺相惜更令无数观众念念难忘。

如今,双刘两人多年后再度合作,怎能不令人期待。

毋庸置疑,比起《拆弹专家》,这一部完成了多个层面的全面升级。比第一部更好看,又燃又炸。同时,节奏紧张刺激,全程无尿点,代入感极强,让人注意力时刻放置在故事情节与角色命运上。

《拆弹专家2》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无疑是刺激的场面戏。

电影全程充斥着大场面,配合精良的视觉特效,让人过足眼瘾,不失为一部合格的商业片。

开篇就是炸机场的大场面,寥寥数笔,紧张有序的秩序瞬间变得慌乱,好好的一座现代化机场刹那间灰飞烟灭... ...当看到巨大爆炸带来的蘑菇云升起,这场面带给观众的视觉冲击无疑是强刺激。

再到后面的青龙大桥....青马大桥被拦腰截断,桥下的海水喷射出几十米巨浪,火光与海浪交叠,爆炸产生巨大的震荡波导致巨浪滔天,甚至直升机都失去平衡,画面具有十足的冲击力。

大场面的视觉效果邱礼涛导演做到了极致,小事件导演同样不含糊。

就单单以居民楼那场戏为例,当潘乘风和董卓文两人来到定时炸弹前,观众的心脏就开始砰砰砰紧张地跳个不停:两人仔细检查、商讨对策、约定时间同时剪线,大家把心都吊到了嗓子眼,就怕一不小心就爆炸,好在虚惊一场。

但当你以为一切都平安结束后,意外却不期而至,让你卸下防备的同时又给你来一拳重击,在这一张一弛的节奏下带给观众的印象无疑是最深刻和难忘的。

在场面戏之外,让人难忘的还有动作戏。

其中,尤以饭店里和医院中潘乘风的两场戏最为出彩,动作拳拳到肉,凌厉干脆,毫不拖泥带水,无论是狭小局促电梯间里的近身肉搏,还是你追我赶,配以快速剪辑,动作酷炫,打斗精彩,又帅又酷。

追,跳楼,肉搏... ...刘德华为电影还是如此拼命卖力,想想真的让人感动的。

当然,场面和动作之余,让人惊喜的还有故事。

可以说,从一开始电影悬念就是时刻在线,全程吊足观众胃口。

有个词,大家都熟悉——欲扬先抑。

但这次《拆弹专家2》却偏偏剑走偏锋,直接欲抑先扬,玩起了倒叙。

开篇告诉观众,这是一种假设情况。这意味着给观众剧透了可能性的结尾,但同时又埋下了足够的伏笔。

希区柯克的定时理论在电影开篇得到妙用,在故事开始前,首先向观众展示一个可能,观众知道,但剧情中的人物并不知道。而这个危险似乎随时都可能发生。这样,故事便有了十足的张力。

这之后,电影是如何吸引观众的呢,除了场面和动作,最重要的当然是悬念了。

与此同时,在大的悬念之下,还有一个又一个小悬念时刻牵引着观众往前走:潘乘风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记忆的缺失成为最大谜题,什么是真,什么是假?随着讲述人的不同人,潘乘风的身份也如罗生门一般不断变化,让人好奇,真想究竟是什么?

故事不断反转,惊喜一个接着一个。

当然,我之所以喜欢《拆弹专家2》,除了上面我说到的这些,还有电影带给观众的思考。

邱礼涛导演此番将人性抉择置于主角与观众面前,如何选择,答案在你手中。

《拆弹专家2》不仅仅只是一部让人看了紧张刺激酣畅淋漓的商业“爽”片,在大场面与动作戏之外,其实还有更深刻的表达。

作为年末爆款,这部《拆弹专家2》值得每个人去看。

 短评

拆弹专家的救赎,身残志坚功夫好,十个特警全撂倒。开头机场爆炸音效细腻,层次丰富,槽点不少,硬伤很多,整体一般,中规中矩。倪妮华仔的感情戏,华仔的幡然醒悟等等,都只是为节奏服务的功能性转折。谢君豪说天才不应该被社会打败,在南海十三郎里被打败了一次,在拆弹专家里又被打败一次,好惨。德华买的诺基亚6120c是我高中时代梦寐以求的机型啊~

5分钟前
  • 阿孝咕
  • 还行

个体面对制度的不合理,在正常渠道抗议无果的情况下,选择了激进的抗争方式。事态愈演愈烈,发展至最后为免玉石俱焚,接受妥协(选了红线),但双方沟通的渠道已经被毁(青马大桥被炸),要找回失落的情感记忆几无可能。3.5

9分钟前
  • LOOK
  • 推荐

人物性格的转变让人极度出戏。全剧唯二的亮点是女主撒谎和开头的爆炸特效,没了。反派的动机,男主的转变,实在幼稚。有点后悔,还不如看猎杀T34来得过瘾。3星,中规中矩。

14分钟前
  • 卡密尔
  • 还行

奔着口碑去看的,但是整个看下来逻辑就很迷,我怎么也想不通一个能为了救人自己脱防爆衣的人会因为工作不如意就去当恐怖分子。。

19分钟前
  • chcu7
  • 还行

我高考的时候,考场老师都会要求收走iwatch,反恐团队却只在乎屏蔽老年机。

21分钟前
  • 金属蓝
  • 推荐

基本锁定今年的港产院线片最佳,邱礼涛很好的融合了犯罪、悬疑和动作等多种类型,整体完成度高,节奏和观感也很好,几场爆破戏更是张力十足,华仔也是越拍越“年轻”了。推荐找个特效厅看,IMAX或杜比都行,视听体验更加分。

22分钟前
  • 阿德
  • 推荐

刘德华和谢君豪才是真爱还殉情了,刘市民戏份没什么看点,强设定太多,缺点跟第一部一样,过火而粗糙。

26分钟前
  • Neo
  • 还行

绝对近年最佳港片。全程刺激紧张零尿点!刘德华表演张弛有度,预定第四座金像影帝!

30分钟前
  • jd2007
  • 力荐

还是推荐的,大场面和枪战音效的影院效果不错,但不吐不快:角色动机和转变都极为生硬,说白了故事不是剧情推进,而是导演推进,全员工具人,倪妮角色(谎言)戏份应该是刘青云来完成,这才有因果救赎的宿命感,如今刘青云存在感太低了。邱礼涛量级最大的行活儿,手快精良,不一定好但必须有自我表达:“社会学家”又拿出了当年拍《的士判官》那股劲头,时代不同了,他不再不挥舞屠刀改玩炸弹。PS,刘德华太帅了!第一集自爆的小哥这次又爆了

33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还行

为什么炸青马大桥?97年通车的。

36分钟前
  • yuan
  • 推荐

他为了拯救市民被炸断一条腿,他并没有成为一名英雄,恰恰相反,他永远告别了拆弹专家这个职业。上司说的冠冕堂皇,但归根结底,是他不敢担责任。正如董卓文所说,上司不是在帮潘乘风,而是在利用他。如果他牺牲了,他连殉职都算不上,因为因为警务处没有他的记录。五年前他被利用了,利用完就被抛弃了;五年后他又被利用了,仍然是利用完就被抛弃了,而且他临死前还觉得很开心,因为他觉得这就是一名拆弹专家最好的归宿。论拆弹,他是专家,但他却玩不转职场的尔虞我诈。打败他的不是炸弹,而是腐败的职场和病入膏肓的社会。拆弹专家最大的敌人不是恐怖分子,而是只知道玩弄权术、却看不到警员的付出的上司。如果审查制度再宽松一点,如果邱礼涛可以放开手脚去拍,比如潘乘风压根没有改邪归正,他就是反派,本片说不定会成为第二个《无间道》。

40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1.喜欢的刘青云为什么人中越来越长、演技越来越平、说话越来越大舌头;2.倪妮真美,头发真多;3.再次被白发叔叔惊艳;4.剧情故意复杂,其实转折很生硬,不如少两个转折,多一点润滑。

42分钟前
  • 小月棋之
  • 还行

是晁盖也是宋江,是警察也是匪徒,是英雄也是疯子,是解铃人也是系铃人。为何不认识她还是会心动,不记得他还是会心痛,为何要在用人即弃的世界苟且,在万夫莫开的关口坚守。为了拯救别人不惜性命,为了证明能力舍掉自我。救一城来渡己的是圣人,灭众生来渡己的是魔鬼,不过一念之间,却得用一生偿还。

46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小时候最爱看的那种港味纯正的老派警匪枪战大爽片,邱礼涛依然很愤有自己的坚持,这部够硬核够狠,前半部把刘德华当成龙来使,让人心疼。动作谍影重重化,后半部剧情反转,非常使命召唤黑色行动,还有暴雪彩蛋。整体可以说是年度港片最佳了

47分钟前
  • zhang 2nd
  • 推荐

7分,邱礼涛的直男动作片。好在节奏够快,一路哐哐哐,而且还有好几个反转。华仔自己打自己这个设定也是可以的。当热闹看还不错,要往深处挖,也可以很深。

5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两部拆弹下来,邱礼涛已经成为港式警匪片复兴当之无愧的希望了,他用特效和灾难为这一传统类型片注入了崭新的生命力。更可贵的是,这回更像是一次毫无保留的宣泄,最震撼的两幕是黑口罩和黑横幅。男主的形象刻画比上一部更加饱满,也展现出了极端复杂的人性,讽刺的是,这样一个情感丰富饱满的人,却始终无法逃脱成为工具再到被丢弃的命运,那一刻你是否也对所谓的“坏人”有所同情?如果是,那么邱礼涛的目的就达到了。刘德华文戏武戏样样精彩,下一届金像奖影帝应该又有戏了吧?更难得的是,女性角色终于不再只是花瓶,倪妮以后可以多接一些干练帅气的角色,真的非常适合她。

55分钟前
  • 盲忙
  • 推荐

别拿宋江晁盖当幌子了,刘德华谢君豪你们就是警匪版邓布利多和格林德沃,倪妮帅到我了

59分钟前
  • 突然粉碎
  • 还行

这才是类型片该有的样子!想象力大胆,打破套路思维,建立复杂人设,动作戏紧张刺激节奏把控到位一气呵成。真没想到续作比前作强那么多。

1小时前
  • 大聪
  • 推荐

为了剧情需要 警察蠢到同事被打死之后再驾车挡过去也是服了

1小时前
  • 无双锅锅
  • 还行

没有不死的英雄,没有躲着人飞的子弹,只有真枪实炮的震撼。青马大桥拆核弹简直年度名场面,贺岁档最炸的一部没跑了,又猛又爽,反转和节奏恰到好处,近几年最好的刘德华,眼神细节简直了,千万不能错过啊啊!

1小时前
  • 壹安²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